生态关系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系统稳定性影响研究
新闻管理员 发表于 2017-07-19
本文作者:危怀安 王婉娟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在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中国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模式仍以单个实验室的封闭、孤立自主创新为主,难以应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高投入、高风险的需求,束缚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大效能的发挥。虽然有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与高校、企业及其它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进行了探索,但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直接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的文献也极为少见,现有研究多围绕企业协同创新展开。
1965年,Ansoff在《Corporate Strateg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出协同是资源共享基础上两个企业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协同不仅能带来价值增加,还能带来价值创造。随后,日本战略专家Hiroyuki Ltami把Ansoff的协同概念分解为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aken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协同学,系统地提出了协同理论,指出协同是复杂开放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在自身独立、自发、无规则、无序运动的同时,通过不间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自发地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混沌到稳定并最终形成新结构的自组织过程。同时期,美国学者Nelson和Winter在生物协同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创立了创新演化经济理论,引发了从系统整体视角剖析创新过程的大量研究。Patel & Pavitt、OECD认为,创新系统是协调某一范围内各类组织、制度和社会环境间相互协调、互动和反馈关系的整体机制,它能把特定范围内的多种参与主体整合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并使整体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Etzkowitz等提出了“三螺旋理论”,强调创新系统内官产学研各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Corning认为,协同是指自然或社会系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子系统、要素或者人之间通过相互依赖形成的联合效应。随后,协同创新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与要素的共享与协作运营。Shapiro分析了系统技术要素与制度要素间的协同。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范式,强调单个组织不可能进行孤立的创新,需要与不同类型的伙伴合作,从外部获取想法和资源。随着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企业协同创新系统内在要素、运行机理、创新绩效等方面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系统的相关研究却十分罕见。现有关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者多以其自主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极少数学者关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其它机构的合作活动。Bozeman & Crow研究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创新机制和影响因素,以16 000个实验室为样本,研究了联邦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模式。Papadakis研究了美国国家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以及未来趋势。吕萍、柳卸林对2006-2009年20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开放性对科学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与企业的合作、流动人员比例及科学论文产出均呈“U”型关系。危怀安等从伙伴选取、资源管理、利益分配、成果管理等方面对中国联合型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进行了分析,并基于“2011计划”中14个协同创新中心分析了协同伙伴的选择原则和选择过程。
华中科技大学危怀安,王婉娟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系统的概念,梳理了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生态关系以及生态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生态关系对协同创新系统及其节点成员的作用,进而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研究了生态关系对协同创新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以天津大学—英飞凌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的演化过程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查看完整论文,请访问:https://www.infineon-autoeco.com/Public/GetDocFile/5/64